中文版 English
服务支持
解决方案
技术文献
资料下载
客户留言
在线订单
 
多功能厅舞台灯光解决方案

一、概述:
作为舞台照明工程设计,应考虑灯位选择、灯位工艺结构、灯种选择、灯具数量、灯位供电回路、总配电系统以及控制网络等多方面。
 
二、灯光设计参照的国家标准:
n     GB50258-96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;
n     JGJ-57-2000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;
n     JGJ/T16-92《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》;
n     GBJ 133-90 《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;
n     GB/T 50314-2000《智能建筑设计标准》;
n     GYJ 5045-2006《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》;
n     JGJ 31-2003《体育建筑设计规范》;
n     GB/T 14076-93《电影电视舞台灯具通用技术条件》;
n     GB 15734-1995《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》;
n     WH 0201-94《歌舞厅照明及光污染限定标准》;
n     GB /T 14218-93《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》;
n     WH 0202-1995《舞台灯光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》;
n     JGJ / T 119-98《建筑照明术语标准》;
n     GB 50034-2004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;
n     WH-0204-1999《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》;
n     GB/T7002/86《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》;
n     GB7000.15-2000《舞台灯光、电视、电影及摄影场所(室内外)用灯具安全要求》;
n     《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》;
n     《电子调光通用技术条件》;
n     《以太网络标准》(IEEE802.3系列);
n     EIA/TIA TSB-67《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测试标准》;
n     《影视舞台灯具用单相三极插头插座和连接器》;
n     QB/T2137-1995《影视舞台用散光灯具技术条件》;
n     GA/T74-94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》;
n     322-1998《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》;
n     313-1998《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》;
n     305-1998《钢管敷设工艺标准》。
 
三、设计原则:
根据业主的要求,我们着手设计,设计功能:
1.召开会议;
2.文艺演出;
3.电视现场摄录。
设计主要以基本布光为主,按国家标准设计。我们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应用经验,博名家之长,根据以上使用情况,拟定本方案。
为提高艺术照明质量,根据剧场空间条件,提供一个较灵活的设计方案。
所谓“较灵活设计方案”,其基本概念是指为舞台灯光创造立体、多变、快速、灵活的照明条件,重在艺用功能的思考,不是盲目的抄袭和形式攀比。
 
四、照明质量要求:
视觉的满足仅用光量是不够的,即使有了演出所要求的亮度,全部的演出意图也不能充分地、正确地表现出来。要根据情况巧妙地配光或者彩色光使演出得到正确表现,这就不仅要考虑光的量而且还必须充分考虑光质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  
五、照明水平要求:
舞台照度没有固定的模式,因该多功能厅使用功能的多样性,演出风格有所不同,所以应将各灯种配齐,供灯光师们选用,使舞台的平均照度>1800LX,舞台演出区的照度>2500LX。
 
六、色温和显示性的要求:
色温和显示性的确定很有讲究,大多数灯光有几种不同容量的选择,其中色温高低直接影响到发光率。长期实践证明,舞台使用色温3200K的灯光比较合适。
 
七、眩光限制要求:
在该场所的舞台中,除了需要灯光布置外,还需要注意眩光问题,光柱的投射角应控制在30-60度之间,最理想的角度是45度,当光柱照射范围包括观众眼部时,则对观众产生刺眼的感觉影响观看,由于投光的多方向性且舞台有一定的高度,距前排观众很近,这是对他们不可能产生眩光,而当演员在舞台一侧时,附近的观众必须以仰角观看演员的面部,这种逆于观众视线方向的侧面布光就可能产生眩光,所以在舞台设计中一般对舞台边缘来说,内侧布光角度须提高到55度,光圈不宜超过首排观众的膝部,也就是说,灯位间距一般应根据投光角55度的原则来确定。除了直射眩光以外,还应避免舞台台面涂刷光亮的油漆造成的反射眩光。
 
八、造型立体感的要求:
应通过灯光的合理运用,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照明方向性的立体感效果,造型灯可使表演区变换层次,或是强烈庄重,也可以是淡雅无华的但应避免过多的缺乏亮度对比的漫射光,而显得困乏无措,方向性不要太强,防止造型的可板,窄束光的集射光获得阴影过多时,影像交错又会杂乱而冲淡了造型的美感,同时部分灯具加装换色器,以增加灯光变化的自由度。
 
九、在照明质量的把握方面:
n     提供立体照明与平面照明的合理灯光布局。
n     提供多种色光变化的空间气氛选择。
n     提供灯光多变的设备数量与质量。
n     发挥舞台灯光空间运动功能,提供良好的自动化、智能化设备。
 
十、舞台灯具:
从功能上可分为照明和造型两种要求,因此各灯位的布光功能是:
正面投射的光线是以照明为主,造型为辅;
侧面投射的光线是以造型为主,照明为辅;
背面逆向投射或顶部垂直投射的光线,造型效果更强,且能增强舞台空间感与亮度感,但不起正面照亮作用。
 
十一、舞台灯位的基本功能:
舞台基本尺寸:
舞台宽度:15米,舞台深度:6米,舞台高度:4米。
 
面光:
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,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光的基本光铺染。设置在舞台镜框外观众厅上部。
面光一:2KW高效影视(螺纹)聚光灯10台。
 
顶光:
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,由前到后分为一顶光、二顶光… 等,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,增强舞台照度,并且有很多景物、道具的定点照射,主要靠顶光去解决。
一顶光:1KW高效影视(螺纹)聚光灯10台。


逆光:
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,可勾画出人物、景物的轮廓,增强舞台立体感和透明感,也可作为特定的光源。
一逆光:束光灯12台、575电脑摇头灯。
二逆光:束光灯12台、575电脑摇头灯。
 
侧光(又称桥光):
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,主要用于辅助柱光,增强立体感,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,也可作为特定光源。
左侧光:束光灯4台。
右侧光:束光灯4台。
 
天排光:
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,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。
天排光:1.25KW天排灯8台。
 
追光:
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,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,又用于主持人,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,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作为观众厅表演照明的备用灯具。现代剧场中普遍在观众亭后部高处设专用追光间,其优点是追光控制范围大,既可以投到镜框外(甚至观众厅)为表演照明,又可以投向舞台深处。
追光:1200电脑追光灯2台。
首 页    |    关于锐铮    |    产品展示    |    服务支持    |    工程应用    |    锐铮资讯    |    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佛山锐铮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